楚秋笑了笑,示意易太初先坐下再说,随后亲手给他倒了杯茶:“杨垂皇这个人虽然有些小心思,但大多数时候的决策都是没有问题的,更何况这老东西见多识广,何语风在他面前还是嫩了点。”
“所以你也认为杨垂皇说的没错,是该去找踏烟宫的麻烦?”
易太初接过那杯茶端在面前并没有饮下,凝视着茶杯,缓缓问道:“踏烟宫也不是什么小势力,随意招惹,不是明智之举。”
楚秋抬眼看了看易太初:“你与那四品交手,看出他身上有踏烟宫武学的痕迹,这个证据还是你发现的。现在就连你自己都不敢确定,那怎么能断定杨垂皇说的没错呢?”
易太初也不反驳,想了想之后还是说道:“那人既然敢假冒大玄遗民,顺手栽赃嫁祸给踏烟宫也不是什么难事。只不过,我真正想不通的,是他为什么选择踏烟宫?”
“他连大玄遗民都敢冒充,那如果要选择一个一流势力去栽赃,九星宗,神印山,这都是更好的选择。
踏烟宫虽然有三品坐镇,但在整个大离江湖,还算不上真正的拔尖,栽赃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好处。”
如果说杨垂皇看的是‘颜面’,何语风看的是‘本质’,那么易太初看这件事的角度,就是利益。
假扮大玄遗民,他还能够理解对方想要做什么。但是冒名踏烟宫的武夫,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?难道说这个人是跟踏烟宫有仇,想要借鉴茶司的手,灭了踏烟宫?
楚秋微笑道:“且先不提踏烟宫在这件事里,是否真的扮演了某个角色,但这个武夫的身份,仔细想来,其实非常有意思。”
易太初抬了抬眉,表情虽然没有什么变化,语气却是稍有疑问:“有意思在什么地方?”
“你想想看,大玄遗民这个身份,如果不是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,应该没办法装得如此入神。虽然在你看来,那家伙的伪装非常拙劣,但听你描述,此人应该见过大玄的复国一脉。”
顿了顿后,楚秋继续说:“而此人伪装成大玄遗民,目的又是漕运司手上那条船。就说明他背后一定有相当厉害的情报支持。
张汉荣此人做事虽然称不上,滴水不漏,但他既然是为监察司办事,就必然会非常小心。
这一行他带在身边的,除了心腹以外再没有其他人,所以想要得知他们的行踪,至少要在漕运司或者监察司安插了一根钉子。”
“这不可能。”易太初直接说道:“此事根本没有经过几人之手,你的推断未免有些过激。怀疑监察司或者漕运司有钉子,倒不如怀疑有人盯上了漕运司的盐船,从而走漏了风声。
当然,我也承认对方的情报手段非常厉害,应该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事例。”
楚秋笑了笑:“就算照你的思路,放眼整个大离,既对大玄遗民有着如此了解,同时又掌握了这般厉害的情报机构,好像似乎只有监察司以及你们护国司了。。”